有待探讨的赛鸽文化
丁鹏
如今,除了极少数老年鸽友,在大多数中青年鸽友里,饲养信鸽只是出于兴
趣爱好而不参加比赛的人,估计所占比例很少。人们利用信鸽归巢的本能发明了
比赛,让信鸽回归了它本质上的意义。在等待赛鸽归巢的过程中,人们在体验和
玩味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及其心理上的乐趣的同时,也深深地体验到了鸽
子这个小小的精灵其自身的魅力。当鸽友们想把其中的感悟和经验用语言文字表
达出来与人分享的时候,赛鸽文化也就产生了。
正如一年有四季,赛鸽同样也有季节之分,春秋比赛,夏冬总结。在总结的
季节里,鸽友们把自己在赛季中遇到的成功和失败,欣喜和落寞,点点滴滴都化
成一行行或优美,或流畅,或精准,或朴实的文字发布在网上,发表在鸽刊上,
或出版相关书籍,这些都是赛鸽文化具体生动的再现。
除非是新闻报道和公文写作,在文章体裁上,如果只是偏重于文学色彩较浓
的杂文、小说、诗歌、和散文等方面的写作,大可不必拘泥于事实本身,甚至天
马行空,不着边际都可以。因为虚构和想象是其体裁的特点,此时只有行文风格
的不同,更何况养鸽及赛鸽本身就是说不清,道不明的事情,而写文章仁者见仁
,智者见智,同样是再正常不过合乎情理的事情。作为另一方的读者,也大可不
必以“先师”自居,用一种所谓“行家”的眼光来苛求它。
竞技和文化是赛鸽本身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,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如果把竞
技比做一座岛屿的话,文化就像是环绕在这座岛屿周围的无边的大海,风光无限
,就看你怎么样“探讨”它了。对此,你能要求生活在这座岛屿上的每一位“居
民”都必须乘坐同一条船,走同一条路线去“探讨”大海吗?试想一下,当按照
各自意愿自由出海的人们回来之后,把每个人眼中看到的风景放在一起相互交流
和分享的时候,难道不比乘坐同一条船,走同一条路线所看到的风景更丰富、更
生动,也更有意思吗?而只有当一个人具备像大海一样宽广无私的胸怀之时,他
才有可能从容地发现并欣赏大海的“美”。
文化距离我们很远,同时又距离我们很近;它看似虚无缥缈,同时又无处
不在。赛鸽文化同样也是如此,就看养鸽的人怎么样去表现它了。
文章来源:中国信鸽信息网